本篇文章1116字,讀完約3分鐘

隨著金庸的逝世,代表新武俠小說最高成就的三位梁羽生、金庸、古龍都落下了帷幕。 茫然的時候,不由得讓我聽了。 金庸之后的武俠江湖會怎么樣呢?

文學的含義在歷史語境中逐漸生成。 二十年前,在老師、父母的斥責中偷偷閱讀武俠小說的一代人,現(xiàn)在終于能夠堂堂正正地懷念金庸了。

今天,金庸已經躋身古典作家之列,這是毫無疑問的。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,中國人的世界出現(xiàn)了金庸文化現(xiàn)象,他的武俠小說成為研究熱點。 有媒體估計,金庸在全球至少有3億網民,他的作品被選為內地和香港的中學教材。 多年來,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兩岸三地召開,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對他的作品進行了深入的討論。 北京大學教授嚴家炎說,金庸把武俠小說上升到了較高的文化水平。

【快訊】金庸小說:打通雅俗的江湖世界

金庸。 明亮的照片

1 .武俠小說進入文學殿堂

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。 至少在30年前,梁羽生、金庸、古龍的小說在國人的文學價值譜系中還很難入流。 轉機出現(xiàn)在1994年,那年10月25日,北京大學授予金庸名譽教授稱號,祝詞中嚴家炎說金庸的小說帶來了安靜的文學革命。 民間熱流澎湃的金庸熱武俠熱終于在學術界得到了回應。

【快訊】金庸小說:打通雅俗的江湖世界

在隨后的幾年里,輿論對金庸和武俠小說的討論熱度沒有下降。 那個時候,金庸的江湖地位還不穩(wěn)定。 在北大被授予金庸榮譽教授稱號一個多月后,《南方周末》( 1994年12月2日)發(fā)表了鄧烈山的檄文《拒絕金庸》。 1999年8月12日和12月1日,《光明日報》發(fā)表了何滿子的《為舊文化而生命的言情小說和武俠小說》和《破新武俠小說的新》兩個拷貝。 同年11月1日,王朔在《中國青年報》上發(fā)表的《我看金庸》認為,金庸從語言到構思幾乎沒有脫離舊的白話小說的勢利,其不羈的行文和詼諧的語氣在輿論場上引起軒然大波。

【快訊】金庸小說:打通雅俗的江湖世界

但是,隨著武俠片的熱播和翻拍,金庸的受眾越來越廣,家族的幾代人可能都是他的粉絲。 爺爺看金庸的書,爸爸看改編的電視劇,孫子玩改編的網絡游戲。 對于學術界的金庸和新武俠小說的文化基礎、文學妙技、精神界等的認真分解,也將金庸研究為金學。

【快訊】金庸小說:打通雅俗的江湖世界

2.與民族文化的心理結構密切相符

這個世紀之交發(fā)生的金庸和武俠小說經典化的過程,讓人想起上世紀之交小說進入文學殿堂的過程。 嚴家炎說:“20世紀初,梁啟超等人受西方思潮的影響,大聲疾呼要把小說提到&lsquo。 文學的最高杰作。 特別是‘ 五四文學革命,師法西方小說的新體白話小說占據(jù)了文學的中心地位,進入了文學殿堂,歷史上任何有價值的小說都幸運地被重新評價,脫離了&lsquo。 粗鄙的帽子。 但是,有些小說不能享受這種幸運。 那是20世紀面向中國大眾的通俗小說。 它們仍然被新文學家、文學史家排斥在現(xiàn)代文學之外。 于是雅俗對峙轉移到小說內部,形成了新文學和通俗文學兩大陣營。

標題:【快訊】金庸小說:打通雅俗的江湖世界

地址:http://ppj58.cn//myjy/2104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