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817字,讀完約2分鐘

中新網(wǎng)蘭州6月28日電(艾慶龍高瑩)飛天仙女、千手觀音、帝王后妃、將軍武士… … 這些來自敦煌壁畫的人物,在七旬剪紙工匠陳宜江眼中成為素材,在近30年的時間里,一百組壁畫人物躍然紙上。 陳宜江笑著說,實現(xiàn)了敦煌壁畫人物搬家的愿望。

【快訊】蘭州七旬剪紙藝人逐夢敦煌

出生于甘肅蘭州的陳宜江,小時候每逢過年過節(jié)都要完成母親的剪紙作品,在默寫中,沉迷于剪紙藝術(shù)。 他也從輔助員變成了主剪人,是因為作品很棒。

所有的東西都將成為素材。 陳宜江對待剪紙藝術(shù)的心情。 他總是利用閑暇時間完成剪紙作品。 在此期間,他在西北師范大學美術(shù)系老師的指導下,找到了剪紙與繪畫的交叉,使他更加著迷于剪紙藝術(shù)。

當敦煌壁畫中的人物作為剪紙的素材時,陳宜江想起了1990年代。 他第一次參觀敦煌壁畫時,看到龐大而嫻熟的壁畫時,心悸不已,真是讓大腦一片空白。

受到敦煌壁畫沖擊的陳宜江,選擇提前退休后,與其他退休人員的生活不同,計劃創(chuàng)作剪紙版敦煌壁畫人物,根據(jù)洞窟編號比對壁畫,臨摹、思念、補損、再創(chuàng)作成為新的工作。

將壁畫改為剪紙,設(shè)計是最大的難點。 陳宜江告訴記者,壁畫沒有剪紙模板,需要事先設(shè)計好圖稿,然后進行鏤空、雕刻、切割。 這樣,砍的時候,才能充裕,不受紙面左右。

在創(chuàng)作過程中,陳宜江深居簡出場,挑燈夜戰(zhàn),一組剪紙版敦煌壁畫人物逐漸成型,提出了追求新鮮陳宜江制作剪紙版壁畫的想法。

陳宜江是10米以上作品的剪紙版《500羅漢》,以人物形象豐滿、精神飽滿、表情相互呼應(yīng)、無雷為例。 與一個個人剪紙不同,一群人一氣呵成,一紙完整后也要完整。

陳宜江介紹說,“500羅漢”光是設(shè)計的畫稿就要消耗三個多月,其中最難解決的是胡子、云鬢部分。 為了應(yīng)對上述問題,陳宜江引用了繪畫的妙招,創(chuàng)造了在皮膚附近筆劃變粗變薄,發(fā)根長出肉的視覺效果。

沉迷于作品狀況的陳宜江,今年77歲,由于身體狀況限制,末班車不再進行創(chuàng)作。 陳宜江說,近30年的創(chuàng)作之路是敦煌感情的流露和告白。 (完)

李志

標題:【快訊】蘭州七旬剪紙藝人逐夢敦煌

地址:http://ppj58.cn//myjy/19240.html